2019年6月16日晚18:30,青年教师圆桌谈之三暨思政课教学工作坊第一期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M218举行,主题为“同筑思政梦,共育接班人——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眼中的00后”。本次圆桌谈由学院青年教师协会主办。襄阳市第四中学的闫艳老师、恩施市第一中学的彭翼风老师、仙桃中学的朱兵老师、黄冈外国语学校的王绪珍老师、武汉市第十一中学的郭琦老师等高中政治课教师代表,武汉大学党委学工部徐国章老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谭玉敏老师、副院长杨威教授、李华副教授、李向勇副教授、龚玉敏副教授、任艳老师、陈武老师、付克新老师等相关师生代表四十余人参与圆桌谈活动。圆桌谈由付克新老师主持,嘉宾代表踊跃发言,深入研讨,取得了良好交流效果。
活动伊始,付克新老师作开场发言。他介绍了与会嘉宾,并从三个方面阐明了活动主题与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高度契合:一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二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三是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随后,圆桌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拉开序幕。
首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谭玉敏老师致辞。谭书记指出这次圆桌谈既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从大学老师、中学老师、同学们的视角来共同探讨00后的特点,同时这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系列讲话精神的一个环节。谭书记从三个层面阐述了这次活动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加强协同育人,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二是有利于推动大中小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和内在统一,实现步步高步步深;三是有利于进一步把握思政课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以进一步了解学生、走近学生。最后,谭书记提出圆桌谈系列活动能长期坚持并发展的希冀,提出要把圆桌谈打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品牌,为思政课的未来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紧接着,高中教师们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从多个不同角度为大家勾勒出当代00后的全身像,老师们生动活泼的语言与新颖独到的见解让大家如沐春风、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来自襄阳市第四中学的闫艳老师从00后的自身特点和针对00后的教学方式两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00后多才多艺也注重个性表达,视野开阔却缺乏常识,成熟化社会化更早但更加脆弱。关于教学,她认为高中的思想导向往往渗透于课堂之中,如襄阳市第四中学高度重视素质教育,长期为学生配送“德育套餐”,反响良好。但由于高中教学的功利性较强,知识导向更多思想导向较少,因此大学应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及思想引导。同时,相比高中的保姆式教育与管理,大学生活更加自由自觉,针对新生存在的迷茫无措的现象,则应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关于对大学思政课的建议,闫老师认为,大学思政课必须占领思想阵地,同时应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切身体会,用思政课的思想性来触动他们的灵魂。
来自恩施市第一中学的彭翼风老师从学生的思想状态、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心理观、人际交往、消费理念六个方面谈了自己眼中的00后。彭老师指出00后有其优势一面,作为伴随互联网长大的一代,00后更自信、更主动、不盲从,但00后也存在局限和问题,如目标与行动脱节、受挫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习惯不佳、心理观易折、人际交往爱搞小团体、消费起来大手大脚等。
来自武汉市第十一中学的郭琦老师针对00后喜欢通过网络表达和学习的特点,提出教师也可走下讲台,以更加平等的身份,在网络平台上通过匿名邮箱、微博讨论、群聊探讨等方式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同时引导学生用思政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建立起大道理和小家常的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来自仙桃中学的朱兵老师认为00后喜欢更直接的处理事情的方式,喜欢民主平等开放包容的氛围,不喜欢灌输式说教式家长式的作风。00后特点鲜明,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公共事务和家庭事务的冷漠者、生活中的佛系主义者以及不忘初心的奋斗者。最后,朱老师以一句话作为发言的结尾,即“懂他,才能更好地教育他引导他”。
来自黄冈外国语中学的王绪珍老师反对有些老一辈总觉得孩子一代不如一代的偏见,她指出00后可能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但他们是浸润在爱中长大的,大多非常善良。因此00后一代是值得期待的,也会成为这个时代最有希望的一代。此外,王老师还结合课程日志分享了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所得,如课前三分钟让大家广泛阅读、以实际问题为案例学习课本知识、开展社会大课堂等都不失为有效的教学举措。
武汉大学教师代表就相关老师的发言进行了回应,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所承担的课程对大学思政课面临的问题和该如何对00后进行有效教学的问题作出阐述。
来自武大党委学工部的徐国章老师从怎么看、怎么做两方面论述自己的观点。从政治素质看,个别00后大学生存在政治追求功利化、道德认知偏差的问题。从思想状况看,有的00后集体意识淡薄,成功标准泛物质化,标榜自由独立,缺乏奉献精神。从学习生活看,有些学生熬夜“吃鸡”、沉迷追剧甚至会因学业问题无法毕业。从心理问题看,大学生心理问题也较为多发。针对以上问题,要加强思想引导达到师生同频共振、同向同行;要创新工作载体,形式内容更加潜移默化喜闻乐见;要追求实效,使思政理论做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李华老师主张辩证地看待00后的优劣短长,老师的落脚点应该在怎么样开展思政课教学、做好当前育人工作。大学应更注重价值的引领,与高中知识性的教导有所区别。课堂之外加大社会实践,学理之余加强政治引导。
李向勇老师指出00后孩子们课堂参与热情很高,不再适应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文科理科的学生对思政课接受程度差异明显。对于高中学文科的学生,思政课重复的内容较多,大学老师就需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小学中学大学思政课的讲授内容也需要被系统设计,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模式教学技术也需做出相应调整。
任艳老师坦言自己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感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需求变化非常大,了解他们从而有针对性的引导非常必要。而从一位执教36年的老教师那里,任老师对00后获得了新的、更加辩证的认识。以前的学生确实社会责任感更强,理想主义色彩更鲜明,矢志报国,心怀天下,很少有为分数而学习的现象,当代大学生则具有更强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公平意识、环保意识,国际意识,这正是我们国家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特质。所以老师要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引导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抱负、有追求、有担当的一代。
陈武老师首先对“一届不如一届,一代不如一代”这个说法表示非常反对。他认为这种说法第一不符合事实,第二降低年轻人的成就感,影响期待效应。我们需要对年轻人有信心。 随后,陈老师又分享了00后为什么值得信任:第一,年轻人有着追求成功的勇气与激情;第二,现在的学生们等级观念更弱,对公平平等更加需要;第三,年轻人的独特性与个性更强。关于00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陈老师认为现代年轻人的情感缺失是其主要原因。
付克新老师则从师生关系切入,他说古有《师说》是对老师该如何做的说法,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的圆桌谈是老师们来理解学生,带有“生说”的意味。《论语》、《荀子·劝学篇》告诉我们,思政课除了学和术之外,还要有道的内容,要有宏观视野和开放眼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同学们也要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之后,付老师进一步强调了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指出要从师说到生说到师生共话,还需群策群力,为国家建设培人育才,也绝不只是大学的事。
龚玉敏老师在补充发言中,从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出发,劝诫思政课教师不要把自己站在高位,不要当一个说教者,要多倾听孩子,反思自己教的合不合格,向孩子去学习。
随后,来自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弘毅学堂及武大附中的八位学生代表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就本次圆桌谈的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自由讨论。
阮芷若同学从自己的课题即《武汉大学首批00后学生思想状况发展调研报告》出发,从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文化观、思想理论、认识状况六方面全面剖析了00后的思想特点。
潘一坡同学主要谈了00后概念的认识误区及其辩证。他指出,要分清高中思政课和大学思政课场域的区别,要标签但不要把标签极化,只有彻底的理论才能说服人,以及大学老师和高中老师要形成一个育人的共同体。
弘毅学堂的郭兴瑶同学认为00后虽然面临压力、有所迷茫,但也有成长的韧性和可爱之处。蔡润生同学指出思政课课堂积极性不足、小组合作缺乏团队精神、对时事政治关注不够等问题。符兮之同学提出00后思想分化较严重,教育者应有的放矢、言传身教、避免一味说教。纪潇航同学分析了00后大学生社会化的外部原因,认为00后大学生压力过大是因为对自己要求过高,以及“佛系”和“丧”只是伪装的假象,00后很多都会暗暗努力。
来自武大附中的高一学生柯睿铭指出00后抗压性是两极分化的。面对所处时代背景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00后有的软弱而有的则坚韧。柯同学对之前潘一坡同学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彻底的理论才能说服人的前提是首先要认同讲授者,才会听讲授者说的话。他还建议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多引进西方的思想理念来加以比较,多采取喜闻乐见的语言实例拉近师生距离。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去体会世界美,感受人文美,体会到知识的幸福感。
吴上腾同学则认为自己身为00后,却觉得相对95后有较大差距。他指出00后存在缺乏情怀、抗挫力不强的短处。社会消费主义和娱乐化使得00后眼光短、眼界窄,缺乏伟大的人类理想。00后需要找到高昂的激情与高尚的情怀。
任艳老师最后总结,今天共聚一堂的师生与嘉宾,我们就是思政育人共同体。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有共情(我们都高度重视思政工作)和共识(我们都认为做好思政工作的关键在人),面对共同的问题(0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需求),要共同努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培育新时代接班人)。
本次圆桌谈反响热烈,一直到22:30才落下帷幕。整场活动师生配合良好、彼此尊重、秩序井然,交谈间现真知灼见,表达间着真情实感,涌现智慧辉芒,碰撞思维火花,是一次成功圆满的思政课交流会。与会嘉宾积极参与、认真倾听、提出异议、抒发己见,彼此之间理解加深、距离更近、情感更浓,为构建思政育人共同体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文字记者:王子璇
图片记者:李湘楠 马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