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是新生进入大学学习的关键一年,是新生从中学学习生活向大学生活转型的适应期与瓶颈期。为进一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践行“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理念,落实《武汉大学本科生新生“一年级计划”实施方案》精神,使新生在进入大学时更好的激发专业兴趣、培养专业自信、打牢专业基础,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2018级本科新生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学(新生研讨课)。
整合各方力量,注重课程设计
思想政治教育导学(新生研讨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次开设的专业导学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领导老师高度重视,聚合各方力量共同打造本门导学课。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共安排了4次研讨课,供学生与老师充分交流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导学(新生研讨课)共安排2学分、32个学时,于今年起在2018级本科生中开设,并已列入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版培养方案,成为2018级新生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
汇聚优质师资,精心组织教学
本次课程授课老师共有9人,分别是骆郁廷老师、杨威老师、项久雨老师、沈壮海老师、熊建生老师、王新山老师、李斌雄老师、佘双好老师和倪素香老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直是武汉大学的王牌专业,拥有丰富的师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系共有教师27名,而这9位授课老师全部为思想政治教育系教授。他们其中有长期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专业积累深厚,授课经验丰富。
为了让新生更好地入门专业,9位老师精心研究教学设计,用心挑选教学内容,尽心创新教学形式。在课堂上,他们有的回顾专业历史,有的讲述专业故事,有的解析专业定位,有的讲解专业学习。讲台上,大咖云集;课堂中,气氛活跃;教室外,讨论频频。老师们往往充满激情,或引经据典,或现身说法,或形象比喻,风趣幽默、精到深刻、令人叹服。
师生研讨、新老生交流有机结合
本次专业导学课,除专题授课以外,还包含了多次课程研讨。这其中既有师生研讨交流,也有新老生之间的分享讨论。课程的四次讨论分别围绕专业思想的巩固与提升、专业的学习与定位、如何掌握专业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专业导学课的收获与建议展开。课程主角不只有教师,还有分享学习经验的老生和课程面向的全体新生。
师生研讨给予了初入专业学习的新生们一个和专业老师充分沟通交流的机会。2018级本科生罗梓锐同学表示:“思想政治教育导学不仅仅给我们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初印象’,还让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平台来领略不同学术大家的各异风采。这是一门有师生交流‘温度’,有思想内涵‘厚度’,有前瞻视野‘广度’的课程。”
着眼专业入门,带动思想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仅有30多年历史的新生专业,对于大一新生而言略显陌生。因而根据学院统一安排,本门专业导学课从战略定位、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专业学习、专业方向、职业规划、经典阅读、学科基础、国际视野、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和导引,以期培养本科新生的专业兴趣、专业自信,从而打牢专业基础,为日后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在课程内容中,党史国史与专业历史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这门导学课不失为“三全育人”的一次良好尝试。2018级本科新生纷纷认为,专业导学课收获很大,不仅加深了透明对于专业的认知与自信,更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与目标。
专业导学课只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年级计划”中聚焦专业学习而进行的一个板块。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围绕生涯规划、班团组织建设、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优化创新,努力为本科新生打造更好融入大学习生活的环境,搭建更好展现自身风采的平台。
眼下,正值正是武汉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与“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立德树人,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武汉大学、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的教育原则。当教学改革的沐沐春风与教师创新的涓涓细流合为一处,共同奏响的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双一流”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交响乐。我们坚信,在学校、教师、学生各方共同努力之下,定会有新的乐章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