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召开师生座谈会,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校党委副书记骆郁廷、宣传部副部长田贵华、本科生院质量评估办公室副主任漆玲玲、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谭玉敏、院长佘双好、副院长罗永宽、副院长杨威等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倪素香教授主持。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熊建生教授认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有道”即坚定正确的道路、坚信科学的真理、坚守有效的道法。“无声”即要注重教育内容的渗透、教育方法的浸润、育人力量的融通。“有道”是“无声”的价值底色,“无声”是“有道”的艺术彰显,二者辩证统一于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博士生导师项久雨教授认为,学习会议精神,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重点是要坚持“三个必须”:一是必须坚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这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二是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即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三是必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第一名获得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6级博士生吴楠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实际畅谈了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感受,认为作为新时期的“思政人”既是幸运的,又需要不断增强使命感,要把坚定的理想担当、坚实的理论素养、坚挺的职业能力作为“思政人”的努力方向。2016级博士生张瑜分析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两份文件之间“变”与“不变”的关系,并围绕着科学精神培育与学术话语创新的问题,对“思政人”如何做到学科真信、真学、真用谈了自己的看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生黄强即将走上武汉大学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他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提出“思政人”应该增强自身的专业自信,通过加强学习、拓宽眼界、增强本领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已被推荐免试为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的2013级本科生禹泳如,就如何做合格大学生、做优秀“思政人”谈了自己的看法。2014级本科生刘彬结合自己参加湖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经历,提出要“在内心树立一面旗帜,在生活里坚守一个阵地”,做一名有自信、有情怀、有担当的“思政人”。2015级本科生孔希宇结合学院的烛光导师制度以及参加社团活动的经历,从互动交流的角度谈了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问题。
在师生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畅所欲言,老师细致解答,深化认识,碰撞出了思维火花,凝聚了思想共识。
校党委副书记骆郁廷进行了会议总结。他认为本次座谈会采取师生同堂、互学共进的形式,将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创新性,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成果。骆郁廷强调,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结合起来进行学习领会,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继续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将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中去,将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提高师生自身素质结合起来。
据悉,武汉大学是全国第一批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学校之一。在长达33年的办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社会尤其是高校输送了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近年来,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断进行改革创新,面向全国自主招生,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进行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的水平。
(毛婷 付玉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