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建筑科技馆举行合作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挂牌仪式,活动在中国建筑科技馆举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全友,中建三局城市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新辉,以及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世锋、陈武,教师代表陈慧女、高源,中建三局城市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党建工作部部长张茜,中建科技产业园执行总经理李蓉、执行经理胡娇,中国建筑科技馆执行馆长张祖礼、教育部主任胡微、展览部主任吴梦诗等出席了本次活动。仪式由王新辉主持。
王新辉代表中建三局城市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致欢迎辞。他表示,中国建筑科技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由中建三局投资建设并运营,旨在传承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建筑科技发展,打造中国建筑文博、展览、科普领域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传播平台和中国建筑科技和建筑文化的形象展示窗口。武汉大学和中建三局的合作由来已久,业已取得卓有成效的合作成果,希望通过馆校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巩固校企合作关系,扩大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为青年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实践平台,共同打造“大思政课”教育创新发展品牌。
陈世锋指出,学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政课建设不仅仅要高度关注课程本身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可以借助丰富多彩实践方式,开辟实践育人新模式,让学生在广阔实践中感悟思想政治理论的真理力量,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成就与实践伟力。
张全友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个‘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就要坚持守正创新,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充分结合起来。此次“大思政课”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建筑科技馆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有益尝试。未来,双方将依托该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和产学研合作共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真理、锤炼品德、增长才干,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随后,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张全友书记与王新辉副书记共同为“大思政课”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双方合作的正式开启。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中国建筑科技馆的四大展厅,包括古代展厅、现代展厅、荆楚展厅、未来展厅等。在参观过程中,大家深入了解了中国建筑的历史文化、现代成就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深刻感受到建筑科技的魅力与内涵。
(文字:陈慧女 图片:中国建筑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