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晚7点,第134次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在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钟明华,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宏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余斌,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张艳涛,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吴家华,《北京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刘曙光,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寰宇书院教授杨家卿等受邀出席论坛。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杨礼银,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周绍东及学院部分硕士、博士生参加,论坛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左亚文主持。
论坛上,与会专家依次发言,围绕“如何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学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要义”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余斌研究员指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宣传方面,另一个是理论方面,当前理论方面的研究存在一些脱离实际的情况,应当在研究中更注重实际问题。余斌强调,研究中还应当重视“旧理论”的价值,有的“旧理论”在“新问题”中依然可以发挥作用,需要将“新理论”与“新推论”区别开来。
钟明华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存在着“既富饶又贫困”的现象。近几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各高校的空前重视,但由于广大学生甚至是教师缺乏对原著的系统研究和学习,内在贫困问题突出,需要加以针对性的解决。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必须要解决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问题,探讨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应该如何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现实相结合的问题,让中国话语从中国特色走向世界文明。
吴家华教授指出,无论是研究理论问题还是时事政治问题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不理解唯物史观就不能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不理解辩证法也不能理解历史时代与新时代的关系,但这一切的基础都在于经典著作的研读,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他希望相关专业的学生一定要重视经典著作的研读,不通过原著理解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就无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王宏波教授根据自身的学习经历,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存在一个从“真学”到“真懂”再到“真信”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从“真学”开始。他指出,学生在阅读原著时不仅要读马克思本人的著作,还要阅读马克思曾经批判过、超越过的著作。对于刚入门的硕士研究生,王宏波教授建议先学习历史,在整体把握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刘曙光常务副主编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应当注重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现有的学科内容和体系进行反思与自我重建,既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关系;二是注重与世界主流的学术话语进行交流、交锋、交融,尤其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对话;三是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四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问题,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五是在学科自觉、自信的基础上,重构学科体系,了解学科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六是优化学术生态和学术评价体系。
张艳涛教授指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呈现表面枝繁叶茂,但实际上杂草丛生的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马院教师的课程太多,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个人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此外,部分学术研究思想性不足,多是“引经据典”,缺乏个人的独创性观点,创新的焦虑困扰着整个学科。
杨家卿教授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仅限于内部循环,存在“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大众化上下功夫,要搞明白怎样才能让理论研究成果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
会上,杨礼银教授、周绍东研究员就改善专业设置、提升研究学术性、增强研究使命感等问题发表了意见。部分与会专家还与学生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左亚文教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日益受到国家和高校的重视,整体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然而学科内部研究虽然热闹非凡,但外界认可度并不高,整体而言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肩上的责任重大,面临的任务艰巨,他希望学术界能够携起手来,共同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供稿:万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