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媒体发声 >> 正文

【人民网】田贵华 沈思雨:深刻认识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4年11月06日 20:26     阅读:
A A A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历经中华文明五千年沧海桑田而从未中断,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鲜明标识和智慧结晶,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传承农耕文化记忆,赓续中华农耕文化基因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赓续千载的厚重基因,留存于民族世代传承的共同记忆中,牢牢地铸就了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新时代传承农耕文化,一是有助于继承和弘扬心系故土、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对于先民而言,土地是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保障。农作物的播种与收获都有定期,“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受到庄稼生长规律的制约,必须扎根于“土地”。人附着在一片土地的时间久了,便对土地有了感情,心系故土、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念由此孕育而生。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农耕民族与其耕地相连系,胶著而不能移,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因此,中国人在对故乡有着强烈依恋情感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出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中华民族独有的家国情怀。二是有助于继承和弘扬勤劳勇敢、节用尚俭的精神品格。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勤于持家、俭以养德的传统美德。在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中,不存在必须的交换和买卖,只要自身勤劳肯干,便能使财富日积月累。东晋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正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唐代李绅在《悯农》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用尚俭本质上就是尊重自己或他人的辛勤劳动,勤劳勇敢与节用尚俭都是在农耕劳作中直接衍生出的可贵品质,也是新时代需要继承发展的精神品格。三是有助于继承和弘扬耕读传家、孝悌家和的家训美德。“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耕读传家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耕读文化是传统农耕社会形成的独特文化,明末清初张履祥在《训子语》中教导子女,“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认为耕读并举才能衣食足而礼仪存,偏废一方皆不可。家庭是传统社会中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经过长期发展,传统农耕家庭内部形成了“重亲情、敬先祖,重族规、尚文教”的家教家风。虽然耕和读在当今时代已经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但是传承弘扬耕读传家、孝悌家和的美德却并不过时。

二、激发文化发展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与根脉。在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是重要内容之一。“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新时代背景下,引领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源泉。一是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基于中国发展历史方位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依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风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标志和乡村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两千多年的农耕文明所孕育的农耕文化,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最醇厚的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是稳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实现乡风文明的根基所在。传承与发展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发展新动能,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能有效盘活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业态,从而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文化与产业的融合。二是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是推动农村和谐进步的有效载体。农耕靠天吃饭的特殊性,决定了单个家庭难以抵抗干旱洪涝、病虫灾害等难以预测的自然风险,加之可能遭遇的家庭变故,使得农民为适应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在农村邻里之间形成了团结互助、互通有无的乡梓之情,对身处困境或老弱病残的乡亲乡邻予以救助扶持,践履着和善信义的道德规范。《孟子·滕文公上》有言:“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增广贤文·上集》也提及:“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都体现了先民亲仁善邻的品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同农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结合起来,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传承与发展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有助于激发乡村文化的活力与内生动力,推动乡民融洽相处与乡村和谐进步。

三、建设美丽乡村,探寻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

农耕文化中蕴含着“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这一理念作为农耕社会的价值目标和统一意志,内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观,体现出丰富的绿色生态意识,对于当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农耕文化树立了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愿景。优秀农耕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层目标,都旨在实现农民的富裕、发展和幸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农耕文化影响下中国农民的目标愿景。南宋词人方岳在《农谣》中写道:“春雨初晴水拍堤,村南村北鹁鸪啼。含风宿麦青相接,刺水柔秧绿未齐。”描绘了农耕社会下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不仅是古代人民对生活环境的美好期待,也是新时代打造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的重要目标。二是农耕文化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古代农业社会中,先民与天、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使先民天然具有重自然、信天命、重农事、敬节气的思想传统。农耕文化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在耕作过程中顺天时量地力,尊重自然、应时取宜。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在发展现代化农业时仍能从农耕文化中汲取智慧,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人与自然同生共融、彼此依存的相互关系,为乡村生态治理提供文化本根,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三是农耕文化提供了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借鉴。中国先民在数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地质地貌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形成了丰富的农业基础设施、多样的农业品种资源、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可持续的耕种模式,总结出丰富的农耕经验,例如土地轮休耕作等。这些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耕作经验与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为中国乡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助推农村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绿色环保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四、坚守文化本根,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有如水润万物细腻无声而又无不浸透其里,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能够穿越历史长河的风烟。“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有助于重拾文化自信,增进文化传播自觉。农耕文化是农村富有特色的文化符号。农村具有天然的文化传承发展优势,是承载农耕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载体。现代文明下的强势城市文化让农耕文化面临式微的境地,“农耕”二字仿佛变成了“落后”和“保守”的同义词,与农耕有关的“乡村文化”也成了“土味文化”的代名词。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文化认同问题,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且深厚的文化资源与精神滋养,使文化与历史形成互构关系,深化代际绵延的历史价值感和自豪感。传承发展新时代农耕文化,有助于使农民重新确立农耕文化传播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农民对自身文化和身份符号发自内心的认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传播自觉。二是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有助于坚守文化本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中华民族提供了生生不息、奋斗前进的精神动力。在璀璨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是贯穿始终的一条发展主线,塑造出丰富多彩的思想、理论、精神等文化样态。“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以农而立其根基,因农而成其久远。从内容上看,农耕文化反映了民众对土地、自然、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具有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智慧和价值观念,为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了广泛的思想来源;从精神上看,农耕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气质,塑造了中国人温和内敛、朴实敦厚的性格品质,为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传承发展优秀农耕文化,能够为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根基,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条:【中国社会科学】项久雨:文明现代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形态

下一条:【光明日报】徐嘉鸿:期待更多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